湿气停留在人体这三个地方的危害
今天就和大家说说湿气的具体危害,停留在身体的哪里会表现出什么样的病症。
头沉并不是头想往下掉,也不是说完全就是头重的感觉,而是感觉像头上裹了毛巾或者是戴顶帽子。主要表现就是头脑还像不太够用了,集中力不集中,有些还感觉看不清或者是听不清,或者是耳朵痒不舒服。
1)清凉油、风油精抹在太阳穴的地方,有一点儿缓解的作用。
2)香味:中医认为芳香之气可以开窍化湿,可以醒脾。推荐:
?省头草(佩兰)、藿香、薄荷做香囊。夏季的时候佩戴香囊,还有一定的防中暑的作用。
?还可以把他们三个泡茶喝,每样用2克,然后代茶饮就可以了。因为藿香这个味不是谁都能享受的,所以真的受不了可以把藿香给去掉。
3)药浴:佩兰藿香各30克,艾叶15克,煎煮后把药汁兑到洗澡水里。可以泡澡,也可以擦脸,擦身。
痰的本质是津液也是水湿,津液不流通或者停滞或者是津液多余都会变成湿气,湿气稠了之后就变成痰了。但是这个和感冒咳嗽、吸烟引起的痰不太一样,但是终究它是津液转化的痰。
津液——水湿——痰
解决方法:燥湿化痰
中医常用燥湿的方法对付痰多。但是痰又有白痰和黄痰,还是昨天说的,白对应的是寒,寒湿;黄对应的是热,湿热。
黄痰:苦寒的食物苦菜,严重的话可以用黄连、黄芪
白痰:陈皮,中成药二陈丸。
黄连适合清胸腹部湿热,中焦也就是脾胃。黄芪适合清头面部湿热,肺上部的湿热。但是苦寒的药不宜常吃,容易伤到津液,所以要让医生去给配药。
在胃和肚脐的中间有下脘穴、中脘穴和上脘穴,有很多人感觉上腹部不舒服,有胀的感觉、气不通的感觉或者是闷的感觉,以为是消化不良了,这其实是典型的湿气重引起的上腹胀满。
解决方法:
1)穴位按摩:内关穴、外关穴
这里再给大家科普一下这两个穴位
内关穴:手厥阴心包经的常用腧穴之一,腕横纹上2寸,即三横指的地方。有宁心安神、理气止痛的作用。
?心痛、心悸、胸闷、胸痛等心胸病证;
?胃痛、呕吐、呃逆等胃疾;
?失眠、癫痫等神志病证;
?上肢痹痛、偏瘫、手指麻木等局部病证。
?配大陵、神门主治失眠;
?配郄门主治心痛;
?配足三里、中脘主治胃痛、吐泻。
内关为常用特定穴,亦是全身强壮要穴之一,在平日的养生保健中,可以经常按压,舒缓疼痛症状,解除疲劳。
用左手的拇指尖按压右内关穴上,左手食指压在同侧外关上,按捏10~15分钟,每日2~3次;再用右手按压左侧的穴位,反复操作即可。
外关穴:手少阳三焦经上的重要穴道,位于手脖子横皱纹向上三指宽处,与正面内关相对。有A、解痉止痛、通经活络的功效。
主治病症:
?头痛、偏头痛、颊痛、目赤肿痛、耳鸣、耳聋等头面五官疾患。
?热病。
?胁肋痛,上肢痹痛,肘部酸痛,手臂疼痛,肋间神经痛。
?瘰疬。
穴位配伍:
?配太阳、率谷主治偏头痛;
?配足临泣治疗耳聋、目痛、颊肿、项强、肩痛;
?配后溪主治落枕;
?配阳池、中渚主治手指疼痛、腕关节疼痛。
?配大椎穴、曲池穴治外感热病;
?配阳陵泉穴治胁痛。
保健养生:
天气转凉后,宝宝常因为晚上睡觉没盖好被子而伤风感冒,可能会出现发冷、发热、鼻塞、头痛等症状。用拇指指腹按、揉、搓外关穴,各种手法交替进行,点按时力量不可过重,每侧穴位按摩3-5分钟,两侧交替进行,可有效缓解感冒症状。
2)拔火罐
因为是上腹胀满所以选择中脘穴和膻中穴,让气血通畅。
今天先给大家介绍这三个地方的湿气危害,不管湿气在哪里,都可以通过贴酵素足贴来达到一个祛湿的效果。
因为其还有通经活络的作用,足贴可以直接贴在足底,当身体某个部位的湿气已经造成了淤堵,也可以直接贴在其它穴位或者是某个部位。
最后很明显大家需要一台除湿机来去除湿气,建议选择工业除湿机来确保环境的干爽。
咨询热线
133-5299-3419